行业新闻

市场信息丨讯息:陈绿平副市长调研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3日 来源:未知 编辑: 责编: 终审:
(来源:开投晓微)
       2017年8月16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绿平对我市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公交优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晓微带你看三年行动计划有何新进展。
       2017年8月16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绿平在市城乡建委主任乔明佳、市交委副主任滕英明、市公安交管局局长陈军、市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武利平、市交通开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宇陪同下对我市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公交优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陈绿平一行先后前往渝中区长江一路肖家湾至两路口段公交优先道建设试点路段、轨道6号线康庄枢纽站、摩托车交通违法劝导学习宣传点和公交集团公交运营指挥中心,对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所开展的工作进行细致调研,并听取了工作汇报。
      市交委四项措施优化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一是优化公交线网。结合公交优先道示范线路建设需求,年内新增调整公交线路61条,开通穿梭巴士线路26条,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加快实现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加快公交优先道建设。综合考虑客流需求、建设条件、人性化设计等多方面因素,优先实施长江路大坪至两路口等拥堵路段公交优先建设。
       三是完善电子站牌建设。继续修改完善《重庆城市公交实体电子站牌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电子站牌布点,完善建设方案。
       四是推进公交站场建设。抓紧重庆西站、沙坪坝枢纽公交站场2个综合枢纽站场建设,继续推进陈家坪鸳鸯等5个公交枢纽站场建设。
 三年内我市将优化调整120条公交线路
       据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方案,主城区将按照抽密、填疏、补空的思路,分区域、功能完善公交线网结构,逐步调整现有地面公交线网。2017-2019年,主城区将优化调整120条公交线路。
·     所谓抽密,即以轨道交通为主导,削减与轨道交通走廊重复的公交线路,减少或缩短穿越性长线路,将富余运力向公交覆盖薄弱区域和新建区转移。
       对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主城区将设置公交骨干线路,依托公交优先道提高骨干线的运行效率。
       对于公交覆盖较薄弱的李家沱、西永、西彭、茶园、水土、界石、鱼洞、礼嘉等区域,则根据客流增加情况,适时增加公交线路和运力。
       针对部分轨道交通线路运能不足问题,将灵活设置公交大站快车,疏解、分担轨道交通的客流压力。
       推广社区巴士模式,发展居民聚集区与轨道交通站点间的支线公交,构建“最后一公里”出行网络。据统计,今年主城区将新增穿梭巴士及轨道接驳线路不少于20条。
       今年,主城区将全面推进线网优化工作。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将对主城主要商圈、长江大桥、长江路、嘉陵江大桥等区域和通道调整优化线网,并对重庆北站、商圈、轨道沿线等线路进行运营时间优化。
       根据规划,到2019年,主城区将建立“多层级、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居民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的目标。凡主城区具备公交开行条件的区域,到2020年将实现公交全覆盖。
  主城年内计划建成公交优先道61.8公里
       今年内我市主城区计划建成总长61.8公里的公交优先道示范线,将以红旗河沟为中心,分别联接杨家坪、双凤桥、三角碑和七公里,形成“十”字型的公交优先道网络。届时在每天7时至9时、17时至19时这两个时段内,公交优先道将为公交车专用,社会车辆禁止驶入。
       在综合客流需求、建设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后,我市将优先实施长江路大坪至两路口等拥堵路段的公交优先道建设,即在每天出行高峰期7时至9时、17时至19时两个时段内,将路边最右侧道路划为公交优先道,为公交车专用,社会车辆禁止驶入。
       公安交管局称,今后公交车车头处将安装车载摄像头,抓拍违规占用公交优先道的社会车辆。交管部门将对违规驶入公交优先道的社会车辆进行处罚。
       陈绿平指出,自今年4月份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部门、各单位不等不靠,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在公交站场建设、公交线网优化、“智慧公交”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社会认可,赢得群众共识。
       陈绿平要求,要以一刻都不能松懈的精神,力度更大、措施更实、效果更好地推进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相关市级部门要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并继续保持当前良好的工作态势,齐心协力打赢解决交通拥堵的“硬仗”。